威客电竞vk官网平台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为深入推进创业安徽行动,持续扩大创业安徽大赛品牌影响力,吸引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在皖落地,进一步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业安徽行动方案的通知》(皖政〔2022〕63号)精神,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关于举办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22〕113号)要求,联合举办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一、大赛名称
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
二、大赛主题
创业助您成就梦想 安徽与您一起成长
三、大赛时间
2023年6—9月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协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创业安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承办单位: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创业安徽工作专班)、省劳动就业服务局、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第三方购买专业服务机构。
(二)大赛组委会
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由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方案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宣传发动、赛事保障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创业安徽工作专班。
(三)评审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大赛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行业专家、就业创业研究和指导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及创投行业领军人士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并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五、参赛要求与赛区安排
(一)项目领域。报名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及各市主导产业,来自高科技领域、产业链短板领域、“四新”经济领域以及大众创业领域。
(二)项目资格要求。满足下列要求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均可参赛:
1.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赛区安排。
1.大赛初赛和复赛阶段设1个省内赛区、3个省外赛区(京津冀赛区、长三角赛区、粤港澳赛区)、1个海外赛区共5个赛区。
其中,省内赛区初赛由各市组织,可结合本市产业特色设置相应赛道,复赛由省级统一组织,在合肥举办,不分赛道。
省外赛区初赛设置赛道,京津冀赛区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绿色食品2个赛道,长三角赛区设置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赛道;粤港澳赛区设置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家电2个赛道;复赛不设赛道。京津冀赛区设在北京市,长三角赛区设在上海市,粤港澳赛区设在深圳市。
海外赛区初赛和复赛以线上形式进行,不设赛道。
2.决赛分省内、省外(含海外)2个赛区,不设赛道,均在合肥举办。
六、参赛与报名
(一)参赛条件
1.个人或团队参赛:参赛对象为个人或团队(不少于3人),拥有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或原创性技术成果,所属产业范围符合赛制要求。其中,主申报人须尚未在安徽设立企业(包括担任法人代表或股东)。项目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有创新,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未来成长潜力较大,尚未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有意向在安徽注册落地。
2.企业参赛:截至2023年8月4日,在安徽省内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项目的产品、经营属于同一参赛主体,且对技术有合法使用权。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参赛代表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企业或机构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3.海外项目核心团队需由外籍或海外学习(工作)人员组成,省外项目和海外项目均尚未在安徽省内注册。
4.在《创业在安徽》节目中获得“最佳创业项目”的,且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进入大赛复赛。
5.原则上获得首届创业安徽大赛金、银、铜、优秀奖项目不可再次报名本届赛事,项目有重大突破或明确可落地安徽的,可再次通过组委会申请参赛。
(二)报名方式
1.报名网址。符合条件的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安徽创业服务云平台”()注册登记,报名参加相关赛区比赛。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一个赛区,不得兼报。参赛者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未注册登记的参赛者不得参加大赛。
2.报名时间。各赛区报名截止时间由承办单位根据赛事组织情况自行确定,但不得晚于8月4日。
3.其他事项。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者不可重复报名参加相关赛区比赛,对于重复参赛或剽窃、侵夺他人创新成果,以及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七、赛程安排
大赛按照程序进行赛事启动、公告发布、项目征集、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按程序进行。赛程安排如下:
(一)发布公告(2023年6月下旬)
由大赛组委会发布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公告,在安徽省电视台、人民网(安徽频道)、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方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推介大赛亮点。
(二)项目征集阶段(自公告发布之日至2023年8月4日)
大赛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启动报名,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自主报名和定向邀约等方式,面向全球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请申报人于2023年8月4日24:00前通过大赛官网“安徽创业服务云平台”()提交报名材料(需注明组别)。
报名所需材料:
1.报名表,提交填写后的word电子版和签字盖章的PDF扫描版;
2.参赛声明,提交签字盖章的PDF扫描版;
3.申报材料清单;
4.项目计划书,需提供16:9版式的PPT,含项目概述、创新亮点、关键技术、核心团队、市场前景、营销策略、融资需求、可行性分析等情况说明。
参赛个人/团队/企业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参赛材料提交后不得修改。
(三)初赛阶段(2023年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1.省内赛区初赛由各市组织开展,由各市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行业专家,按照大赛确定的参赛条件要求,采取项目现场路演方式举办,情况允许可延伸至县区;因情况特殊不能举办的,报请大赛组委会同意后,可采取专家集中评审等方式审阅、评定报名材料(报名表、参赛声明、材料清单、项目计划书等)及提交的其他资料(如企业资质、专利情况、获奖情况等),着重评估参赛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社会价值和落地意愿,每个项目评审专家不少于5人,按照项目评审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出若干个项目入围省级复赛。原则上省内赛区共约40个创业项目进入省级复赛(根据各市项目参赛情况另行确定,适当向皖北倾斜)。
2.省外赛区由专业服务机构聘请行业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线上评审,原则上省外每个赛区评选16个创业项目进入复赛。
3.海外赛区由专业服务机构聘请行业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线上评审。原则上海外赛区评选16个创业项目进入复赛。
(四)复赛阶段(2023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具体时间待定)
由大赛评审委员会,根据大赛进展情况,对入围复赛的项目分赛区组织线下路演展示(海外赛区线上进行复赛),每个项目评审专家不少于5人,采取“封闭式评审”和“路演展示(7分钟)+专家点评(3分钟)”方式,按照项目路演展示得分从高到低顺序选出若干个项目入围决赛。路演展示由选手按照组内抽签顺序对项目情况进行PPT演示介绍。大赛组委会将按照各赛区成绩排名和晋级名额确定决赛参赛项目。原则上省内赛区约20个项目、省外每个赛区5个项目、海外赛区5个项目,共约40个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决赛。
(五)决赛阶段(2023年9月中旬,具体时间待定)
在合肥市举办决赛,省内赛区、省外(含海外)赛区分别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
由大赛组委会聘请相关领域行业专家,对入围决赛的20个项目组织现场路演答辩和专家评分。现场评审专家不少于7人,采取“路演展示(7分钟)+专家问答(5分钟)+现场打分(1分钟)”方式,在公证员监督下现场答辩、当场亮分、全程录像。最终,根据所有项目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
八、奖励与扶持
(一)奖项设置
1.大赛省内赛区、省外(含海外)赛区分别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
2个赛区各设金奖1名,共2名,各奖励50万元;
2个赛区各设银奖3名,共6名,各奖励10万元;
2个赛区各设铜奖6名,共12名,各奖励5万元;
2个赛区各设优秀奖10名,共20名,各奖励1万元。
2.大赛增设“最具落地期待奖”“最佳人气奖”等奖项,数量根据参赛项目总量确定。
3.大赛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授予组织发动得力、参赛项目数量多、社会影响力大、工作成效明显的赛事组织单位。
(二)扶持措施
大赛组委会将所有参加选拔赛的项目纳入大赛项目库,通过大赛平台持续宣传推广,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帮助其对接资金和市场,拓宽发展渠道。
1.股权投资。邀请国内知名创投风投机构全程参与,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协助对接服务,投资金额视项目而定,上不封顶;鼓励创投机构通过单独投资或联合投资形式对获奖项目进行投资。
2.金融支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金融对接会。邀请有关金融机构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大赛获奖者提供创业授信支持,并安排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项目来安徽落地融资问题。
3.场地支持。获奖项目有意在安徽注册落地的,协调入驻各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孵化期内提供房租优惠等政策。未入驻创业园区的获奖项目将协助其落户市内各开发园区,并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4.政策扶持。根据项目情况,提供政策咨询与协助办理服务,帮助落户安徽的企业争取属地政府扶持。符合条件的帮助申领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扶持政策及人才政策等。符合科技、经贸、农业等产业扶持政策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
5.创业服务。在创业安徽大赛决赛中获金、银、铜奖的,且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创业安徽之星”评选,按需参加“创业安徽训练营”“未来新徽商特训营”。提供知识产权、人才招聘等创业服务,引导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持续关注和支持各参赛项目。
6.落地扶持。获奖项目落户安徽的,属地市、县级政府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等落地支持政策。
九、宣传发动与配套活动
大赛组委会将广泛发动人民网(安徽频道)、新华网(安徽频道)等各类媒体对大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并委托专业机构全程跟踪各阶段赛事进展,宣传地方经验做法,树立不同领域的创业典型,提升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为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大赛影响,初赛期间,各市应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投对接、主题论坛等配套活动,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活动成效。同时鼓励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为参赛项目提供指导、培训、宣传、推广、投融资等方面的深度服务。
十、注意事项
1.所有报名、参赛项目材料概不退稿(实物、模型除外),请自行保留底稿。
2.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行为的,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要求返还奖励,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负责。
3.大赛主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的权利。
4.大赛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项目所致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权益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金融改革创业项目名称 【嘉华财务与金融学院】我院组织创新创业策划书大赛活动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创新创业策划书大赛
▼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举办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创新创业策划书比赛,现将比赛方案印发,请根据各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做好大赛各项组织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大赛为牵引,带动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参赛对象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全体师生
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参赛对象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学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组别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0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二、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
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三、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7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四、师生共创组
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
2.参赛申报人须为我校在校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0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参赛材料
(一)参赛材料为项目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一份(15页以上)。项目策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
(二)参赛材料为项目展示PPT
上传文件要求为ppt、pptx或zip格式,大小不超过20M。
(三)参赛材料为项目简介
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项目简介和参赛团队相关图片。项目简介上传文件要求为pdf或word;图片资料请存储成jpg或tif格式,且图片分辨率不低于,请不要选择压缩模式,每张图片均需提供简要文字说明。如果团队提交了团队LOGO,需要同时提交LOGO的PSD文件。项目简介和相关照片以文件夹形式与计划书、PPT、视频一起压缩后上传。
比赛内容
(一)项目计划书(具体评分标准大赛专家组请参考附件)
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实践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
(二)项目PPT
根据创新创业项目策划书自行整理,不超过15页
(三)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请参考附件模板,不计入比赛评分,但为大赛必须提交材料。
(四)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报名表
大赛作品文件命名格式
1、单独文件命名
所有单独文件命名方式:“学院-项目类型(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项目名称-具体内容(计划书或PPT或项目简介)”。
2、压缩包文件命名
将项目计划书、项目展示PPT、项目展示、报名表命名好后,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打包成rar或zip格式的压缩包,项目命名格式如下:
“学院-项目类型(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项目名称”如:财金学院-初创组-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意学院-成长组-丝绸之路云店、国际学院-创意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等。
3、发送邮件主题参考压缩包文件命名方式
大赛组织及相关时间说明
主办方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学工处就业办公室
承办方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财务与金融学院
大赛邮箱
相关时间
请各位负责人于即4月20日17:00之前完成上传,上传之前请保证材料的正确性和命名格式的准确性。确保每个学院文件夹中每个项目只有一个版本。
大赛奖励措施
1.本次比赛将按照参赛项目20:1的比例经大赛专家组审批同意后选出直接晋级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嘉华学院校赛的项目团队,参考《嘉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进行奖励。
2.本次比赛按照参赛项目的5:1的数目比例进行比赛奖励。
大赛相关参考附件
扫码提取相关附件
▼
THE END
往期回顾:
1.
2.
3.
4.